当前位置:首 页-->馆内资讯
  • 昆明六十年代出土的清代干尸
  • 作者:梁钰珠 摄影:谢云贵  发布时间:2012-1-17  已被阅读:15292次
  • 2012112日,在李晓帆副馆长带领下,昆明市博物馆保管部工作人员会同博物馆原馆长叶铸先生一行五人,到昆明医学院人体标本陈列室对其收集的两具清代干尸进行拍照和标本采集工作。

    据悉,现作为医学标本陈列的两具干尸为1965年夏在昆明东郊出土。当时因为修建出昆准轨铁路,东郊大板桥一带坟场搬迁,部分无人认领的尸体交由昆明医学院负责处理,在进行挖掘和尸体整理中发现这两具昆明地区极为罕见的干尸。

    两具干尸出土时为一椁两棺葬制,年纪偏大,一名男性,一名女性。据参与发掘的当事人回忆,出土时男性头戴官帽,身着官服,应为清朝官员。遗憾的是因为当时情况特殊,随葬品及随身衣物均没能保留下来,对干尸身份的研究缺乏有力的依据。经医学院考证推测男性为病殁,成尸年代在明末清初,距今约300年。

    云南大多是酸性土壤,再加上雨水较多,一般尸体埋下去10年左右就会变成白骨。出现干尸的情况十分少见,初步估计是因埋葬地的土壤比较干燥,棺木密封较好,并且是在冬春季节下葬的原因所导致。

    这两具云南地区所罕见的干尸给我们带来系列需要研究解答的问题,如:尸体是如何克服云南本地气候、生态特征而成为干尸?墓主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当时无人认领?男尸病殁,而同椁所葬的女尸与其关系如何,是同时下葬还是先后下葬?……

    此外,在拍照过程中,发现少量带金属光泽的薄片散落在尸体肩部、腹部和大腿根部,部分薄片显示嵌入尸体浅表组织迹象。通过取样测定,薄片直径约5mm,中间均有一个直径1mm的圆形穿孔,显微镜显示孔边结构呈不规则状,与现代工艺烫孔有明显区别。这些薄片的质地、工艺、用途,以及散落在尸体表层的原因都将成为此项工作的研究内容。

    昆明市博物馆将和昆明医学院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合作研究,这种新的跨行合作模式将对博物馆功能延伸和领域扩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 博物馆概况 | 常设展览 | 市博收藏 | 本馆资讯 | 文博集萃 | 访问[50166368]人次
  • Copyright(c)2009-2016:Kmmusenm.com 2016 昆明市博物馆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93号
  •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0142号  备案:滇ICP备09004979号-1  云南网警 网络报警
  • 关注官方微信